读懂北疆丨2024内蒙古•温暖-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2/29 10:18:43
来源:新华网

读懂北疆丨2024内蒙古•温暖

字体:

团圆 和谐

温暖 感动

2024年

他们的故事

戳中了人们的内心

在新华社记者、摄影师的镜头里

这些平凡的人和事

是平凡日子里的光

这一束束光

照亮过往

也照耀未来

【团圆】

  11月20日,都贵玛和扎拉嘎木吉(右)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1月16日,扎拉嘎木吉和家族成员一起合影,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团圆。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11月16日,在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帮助下,杭巧云和弟弟扎拉嘎木吉阔别64年后在南京重逢。2018年,扎拉嘎木吉向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寄送了采血卡。经过公安民警与江苏寻亲志愿者团队的不懈努力,他与远在江苏南京的亲人们DNA匹配成功,确定了亲缘关系。  

11月24日,杭巧云(右)给都贵玛送上鲜花,这是一次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1月24日,扎拉嘎木吉一家和都贵玛老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1月23日,家住江苏南京、今年70岁的杭巧云一家7口人来到了15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向对自己弟弟有着养育之恩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致谢。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当地群众的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他们也被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杭巧云走失的弟弟是其中一员,他和其他27名孤儿一起被送到内蒙古四子王旗保健站,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起照顾28名孤儿的任务,杭巧云的弟弟扎拉嘎木吉与都贵玛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11月27日,“国家的孩子”们与锡林郭勒盟公安民警合影。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29名“国家的孩子”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公安局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公安局通过“团圆行动”和DNA大数据库技术支持,帮助33名“国家的孩子”时隔约60年找到亲人。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跨越山海的团圆故事接续上演。

【和谐】

  7月3日,重返森林的阿尤莎夫妇,在放养点的撮罗子前与他们最喜爱的驯鹿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7月3日,阿尤莎(左二)在放养点向游客介绍使鹿文化。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夏日里,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河镇的大兴安岭郁郁葱葱、满眼碧绿。驯鹿在树下休憩,鄂温克族姑娘阿尤莎和丈夫吴启明在林间忙碌,挑水劈柴、熏烟驱虫、照顾驯鹿、接待游客是他们每日的工作。

  6月5日,在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敖日格乐(中)带领工人栽种杨柴。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6月5日,在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敖日格乐搬运沙柳,准备铺设沙柳网格。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90后”的敖日格乐2012年大学毕业返乡后,就投身库布其沙漠治理至今。敖日格乐说,改善沙漠生态,实现绿进沙退,需几代人不懈努力。“从父辈手中接过治沙接力棒,我要继续向沙漠要绿色。”

 4月10日,冯慧在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整理平茬后的沙柳条。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4月10日,冯慧在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搬运沙柳苗。新华社记者 梁婉珊 摄

  今年38岁的冯慧穿梭于沙丘间,抢抓时机给沙柳平茬,确保沙柳长势旺盛。近年来,达拉特旗促进防沙治沙与产业融合,支持沙漠特色种植、养殖和风电光伏等产业一体化发展,激励农牧民参与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感动】

 1月6日,乌力吉边境管理派出所民警驾车送乌力吉学校学生高优娜放学回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月6日,乌力吉边境管理派出所的民警将乌力吉学校高优娜送到姥姥、姥爷身边。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力吉苏木仅有一所学校,学生们家庭住址分散,路途遥远,尤其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上下学成了难题。几年前,负责这里7707平方公里边境辖区及85.461公里边境线管控工作的乌力吉边境管理派出所民警在执勤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合理修改了执勤路线,帮助接送13名学生上下学。如今,派出所的11位民警已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警察老师”。

  1月9日,踏着日落晚霞,驻守在中俄边境一线的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黑山头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辖区巡逻。新华网发(李永健 摄)

  1月9日,驻守在中俄边境一线的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黑山头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辖区巡逻。边防民警以实际行动维护边境辖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新华网发(李永健 摄)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